在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现代城市治理沈体雁教授团队组织出版“空间人口学与人口治理”丛书。近日,由沈体雁、劳昕、古恒宇著的丛书第一本《转型中国的流动人口迁移格局与意愿研究:城市逐梦之路》(“Migration Patterns and Intention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 The Road for Urban Dream Chasers”)在Springer正式出版。
为了推动中国空间人口学的发展,沈体雁带领的现代城市治理团队以空间统计空间计量、空间综合人文学社会科学、区域科学、现代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学术活动为基础,发起组织了多次以空间人口学为主题的研讨会和工作坊,并在Springer出版社的支持下,组织出版“空间人口学与人口治理”丛书。本书作为Springer出版社“空间人口学与人口治理”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基于中国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地理位置大数据等,系统全面地运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网络分析、计量经济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从不同视角和不同尺度深入研究了流动人口迁移行为和意愿的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旨在从地理视角和个人视角更好地揭示流动人口城市逐梦之路现状和其阻碍因素,从而为中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该书主要结论如下:一是提供了改革开放后省级和地(市)级尺度上中国人口迁移全景描述,包括人口自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的空间集聚率、人口近年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回流至中西部地区及内陆地区省内人口迁移增加的空间分散率、邻近地区人口迁移流之间相互影响的网络相关率等,并基于重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对中国人口迁移格局转变动因提供解释性证据。二是基于“内部动因+外部激励”分析框架,关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迁移意愿(包括居留意愿、户口转移意愿、回流意愿)的地理格局演化及机制,揭示了迁移意愿的空间格局,探测了迁移意愿空间格局中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了迁移意愿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机制,解析了迁移意愿网络的集群效应,并聚焦宅基地等关键因素对流动人口迁移意愿的特定影响。三是聚焦城市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的关系讨论,从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融入等方面提供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流动人口治理若干建议。
本书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流动学术研究的视野,而且通过引入新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如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和特征向量空间滤波ESF),为我国空间人口学和人口治理的发展贡献新思路、新方法和有价值的实例参考,对流动人口的城市治理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因此,本书既适合作为人口地理、区域经济、城市规划、城市治理、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非常适合作为相关研究人员与实践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目录(中文)
第一篇 国内人口迁移流动格局
第一章 省际人口迁移流动
1.1省际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1.1.1引言
1.1.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3结果分析
1.1.4结论与讨论
1.2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2.1引言
1.2.2文献综述
1.2.3数据和方法
1.2.4实证分析
1.2.5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城市层面人口迁移流动
2.1城市层面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格局和驱动因素
2.1.1城市人口迁入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
2.1.2特定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2.1.3城际人口流动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2.1.4沿海和内陆城市人口迁入的驱动因素
2.2基于城际人口迁移的城市体系演化预测
2.2.1引言
2.2.2文献综述
2.2.3模拟过程描述
2.2.4模拟结果分析
2.2.5预测结果分析
2.2.6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流动人口的迁移意愿
第三章 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3.1流动人口的总量与结构
3.1.1流动人口总量与增长率
3.1.2流动人口的性别结构
3.1.3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
3.1.4流动人口的婚姻结构
3.1.5流动人口的教育程度结构
3.1.6流动人口的家庭规模分布
3.1.7流动人口的户口结构
3.1.8流动人口的迁移原因分布
3.1.9流动人口的区域结构
3.2流动人口的迁移意愿
3.2.1户籍迁移意愿
3.2.2居留意愿
3.2.3回流意愿
3.3流动人口的经济状况
3.3.1流动人口的就业率
3.3.2流动人口的就业身份
3.3.3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
3.4面向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
3.4.1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情况
3.4.2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接受情况
3.4.3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
3.4.4流动人口参保情况
3.5人口迁移意愿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
第四章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
4.1省际户籍迁移意愿
4.1.1数据来源和方法
4.1.2省际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分布
4.1.3省际户籍迁移意愿的影响机制
4.1.4结论与讨论
4.2城市层面户籍迁移意愿
4.2.1引言
4.2.2文献综述
4.2.3数据和方法
4.2.4户籍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4.2.5结论与讨论
4.3个体层面的户籍迁移意愿
4.3.1引言
4.3.2乡—城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
4.3.3迁走户籍还是继续保留农村宅基地:两难困境
4.3.4研究数据、变量和方法
4.3.5结果分析
4.3.6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5.1城市层面的居留意愿
5.1.1引言
5.1.2文献综述
5.1.3概念框架、数据和模型设定
5.1.4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5.1.5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驱动因素
5.1.6讨论
5.1.7结论
5.2城际居留意愿的网络特征
5.2.1引言
5.2.2研究设计
5.2.3结果分析
5.2.4结论与讨论
5.3居留意愿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
5.3.1引言
5.3.2研究数据、变量选择和研究方法
5.3.3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5.3.4流动人口定居意向的空间计量分析
5.3.5结论和政策建议
5.4个体层面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融合的视角
5.4.1引言
5.4.2文献综述
5.4.3研究数据和方法
5.4.4结果分析
5.4.5结论和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
6.1城市层面的回流意愿
6.1.1引言
6.1.2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6.1.3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及其空间变异特征
6.1.4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
6.1.5结论与讨论
6.2个体层面的回流意愿
6.2.1引言
6.2.2文献综述
6.2.3数据和方法
6.2.4结果分析
6.2.5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关于流动人口的城市治理
第七章 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
7.1户籍制度下的流动人口的变化趋势
7.2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7.3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8.1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评价结果
8.2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